随着中日双方各领域合作的深刻推动,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对于这些日本企业而言,商标是其品牌形象和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标在中国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日本商标在中国被保护吗?法律规定如何?

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商标保护制度。中国实施的是“先申请、先审定”原则,即优先审定先申请的商标。商标注册成功后,商标所有人即享有该商标在中国境内的独占应用权,并可以向侵权人要求赔偿损失。

对于外国企业来说,如果其商标想要在中国境内得到保护,就必需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外国商标所有人也享有同样的权力和保护。

回到日本商标在中国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数量逐年增长。据中国企服快车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0月,日本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8万件,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23.5%。这一数据表明,日本企业已经越来越看重在中国市场的商标保护。

事实上,日本商标在中国受到的保护是对比全面的。首先,在商标申请阶段,中国商标局会对申请商标进行审查,如果发觉该商标与在中国境内已有的商标过于相似或者可能引起大众误会,就会拒绝注册。这样一来,即使某些日本企业的商标在中国境内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被注册,也可以避免其他企业恶意抢注其商标。

其次,在商标应用阶段,如果发觉有第三方侵占了日本企业的商标权益,日方可以通过中国法律途径追求反抗。中国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十分看重,对于侵权行为也会给予严格的处分。

总而言之,日本商标在中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当然,虽然中国的商标保护制度已经不断完美,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商标注册周期长、司法流程繁琐等。因此,对于日本企业而言,还需抱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念,在中国市场发展流程中不断增强商标保护意识,同时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能力更好地在中国市场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