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目标是:
(1)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法制化;
(2)建立现代型法律秩序;
(3)建立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律价值体系;
(4)人的现代化。
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结合中国国情
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在我国是行不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因此,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法律发展的道路,虽然这其中困难重重,但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一定会帮助我们开辟出我国特有的法制建设道路。
(二)多领域立法
我国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很多行业层出不穷,但行业立法却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导致从一开始,行业就在畸形中发展,所以,加快法律建设速度,避免让新兴领域成为法律的空白,防止从事该领域的企业和人员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或者钻了法律的空子,所以,对于一些灰色领域的立法要加快步伐。
(三)注重可操作性
我国的法律的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处境,很多时候同一条法律规定很难适用于不同的人身上,还有的时候,虽然法律规定了处罚方法,但被处罚人明显没有能力接受处罚,这样一来,法律也没有后续处理方法,导致虽然获得了法律层面的公正,但实际生活中,损失依然没有得到补偿,法院的判决书成了一张“空头支票”,所以,在制定法律时,要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情况,并将后续处理方法一起确定下来,这样制定的法律才有足够的可操作性,真正起到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的法律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也同时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任何事物都要经过实践的磨合才能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所以,作者相信,我国法律的未来一定具有光明的前景,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目标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