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去库存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供给侧改革在今年的工作重点。

从理论上看,去库存最好的方法是降价,通过下调房价增大市场需求,使得需要购房但没有能力购房的民众可以伴随着房价下降而成为购房群体,由此拉动房地产去库存。

然而,房地产是投资品,股市暴涨暴跌反映了老百姓有买涨不买跌的习惯,在房价持续下降过程中,民众可能形成下跌预期而延缓购房,但房价大幅下跌却容易导致拥有住房的人群加快出售住房,由此可能加剧供需失衡局面,导致房价暴跌甚至出现危机的问题。

房价下降不仅影响房地产交易的供需平衡,还会影响房地产抵押品价值。

拥有大量房地产抵押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能由于房价的下跌而增大风险,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由于房地产市场而难以为继,先前通过土地作为抵押的地方融资平台等相关贷款可能滋生新的风险。

通过降价去库存的效果有待观察,而且可能还会引发其他领域的问题,从而房地产降价难以成为政府去库存的占优策略。

结合今年以来房地产的表现来看,涨价成为去库存的重要方式。

政府在去年以来持续下调房地产贷款利率,放宽房地产贷款条件,而且诸多城市放开了限购等行政管制措施,一线城市及二线热点城市具有人口流入及基础设施等优势,这些地区房地产市场吸引大量资金流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持续暴涨,南京、厦门、合肥等城市房地产出现了抢购现象,这些城市去库存速度大于预期,突出了房价上涨去库存的较好效果。

房价上涨去库存具有其内在的道理,只要民众预期房价上涨的速度超过资金成本,那么购房就成为资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当前利率比较低及货币相对宽松的背景下,房价上涨容易引发资金的大规模进入,催生房地产去库存的提速。

虽然房地产价格的未来走势仍然有待观察,但如果为了实现去库存的目标,那么如何营造房地产上涨预期可能成为重要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