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碳税收政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碳税在中国的进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碳关税是指主权国家或地区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
碳关税本质上属于碳税的边境税收调节。
碳关税的纳税人主要是指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其高耗能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时的发货人、收货人或者货物所有人。
课税范围主要是一国,没有承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出口到其他国家的高耗能产品。
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
碳关税征税的依据是按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碳的数量来计征的,主要以化石能源的使用数量换算得到。
碳关税的税率目前还没有国家具体出台相关规定。
但根据相关研究,应与一国国内碳税税率一致。
“碳关税”不仅不可能真正抑制碳排放,反而事实上会增加一个贸易壁垒,而这个贸易壁垒与WTO现行规则有直接冲突。
WTO基本原则中有一条“最惠国待遇”原则,其涵义是缔约企服快车,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其他成员。
而征收“碳关税”,各国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都不同,对各国产品征收额度也必然差异甚大,这就会直接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碳交易要交税吗?通过碳交易挣了钱,需要交税吗?
需要交税。
出售碳排放资产,按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作为销售无形资产—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配额),按照6%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于企业所得税,以取得的收入额作为转让财产收入,计入收入总额。
二氧化碳排放税的征税方式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有关研究报告对碳税的征收范围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国内的专家认为,我国现阶段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可确定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
由于二氧化碳是因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因此碳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上。
根据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我国碳税的纳税人可以相应确定为:向自然环境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的单位和个人。
其中,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财政部有关专家表示,碳税税率形式与计税依据密切相关,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且二氧化碳排放对生态的破坏与其数量直接相关,而与其价值量无关。
因此,需要采用从量计征的方式,即采用定额税率形式。
据了解,每消耗1吨原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9吨,消耗1吨原油(77.23,0.43,0.56%)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3吨。
为此,财政部有关课题组建议,中国的碳税最终应该根据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的消耗量来征收。
碳税在起步的时候,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10元,征收年限可设定在2012年;到2020年,碳税的税率可提高到40元/吨。
而环保部规划院课题组则建议,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20元,到2020年可以征收50元/吨。
具体而言,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立方米)分别征收11、17、12元的碳税。
对于征收碳税,钢铁企业德龙控股董事局主席丁立国表示,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钢铁等行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转移税负成本。
但中国企业的税负有点偏高,希望政府在出台碳税时,能统筹考虑企业的负担。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对此表示,“对企业来说,税首先肯定是大棒,征收碳税,像钢铁这样的高耗能高碳行业确实会受到负面影响。
但在研究碳税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不增加企业总的税负,让碳税更多充当胡萝卜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研究报告称,根据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我国碳税税收优惠进行设计。
为了保护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对受影响较大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建立健全合理的税收减免与返还机制。
但是,能源密集型行业享受税收优惠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如与国家签订一定标准的二氧化碳减排或提高能效的相关协议,作出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努力。
另外,对于积极采用技术减排和回收二氧化碳,例如实行C C S(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情况,从促进民生的角度出发,对于个人生活使用的煤炭和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暂不征税。
中国碳税收政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碳税在中国的进程、中国碳税收政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