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税收制度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解读广州亚运税收政策,必须首先对中国现行税收制度及其结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我国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实行分税的财政管理体制,把所有税种按其特点和属性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类。在省级及其以下建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机构,为中央和地方的分级管理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目前中国已初步确立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框架,按其性质和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1)商品劳务税类。这类税收是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中,按照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或数量)、营业收入和进口货物的价格(或数量)征收的,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和关税等5个税种。

(2)所得税类。这类税收是在收入分配环节按照企业或个人取得的所得征收,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2个税种。

(3)财产税类。这类税收是对纳税人拥有和使用的财产征收,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8个税种。

(4)其他税收类。这类税收是难以归于以上三个主要类别的税收,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筵席税、烟叶税等5个税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暂停征收,筵席税已下放给地方管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征收,各地实际己停止征收。

另外,燃油税已设立税种,但尚未开征。

除了税收以外,国家规定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的非税财政收入项目有3个:

教育费附加、矿区使用费和文化事业建设费。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由税务机关征收的社会保险费。

中国的税收政策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2、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税收优惠政策;

3、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

4、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比如,免除其应缴的全部或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从而减轻其税收负担。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具体手段,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国大陆目前的税收状况如何?其维持业务增长的能力如何?

中国大陆目前的税收状况及其维持业务增长的能力如下。

1、中国大陆目前的税收状况:中央级税收收入和地方级税收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两级收入占比基本稳定。

2、其维持业务增长的能力:持续能力好。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国税收收入已连续近20年持续高速的增长,这期间税收收入的增长比率一般是在百分之15到百分之25之间。

关于中国国内税收政策情况和我国税收政策现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