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比较借鉴

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有影响的相关利益集团。

与企业有关的利益集团很多,但不一定对企业财务管理有重大影响。

一般认为,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主要有四个方面: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和政府。

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证券市场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基于发达银行体系的财务管理模式。

(1)美国模式

①所有者。

美国企业大多是个人股东,股权相对分散。

一般来说,他们不直接控制企业,而是通过股票交易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

当股价降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导致并购。

因此,股票市场价格成为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

②员工。

美国劳动力市场相对发达,员工与企业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

员工很少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更关心当前的工资和奖金水平。

③债权人。

美国债权人和企业之间存在合同关系。

当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时,银行会主动提供贷款;相反,当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要求企业偿还债务,甚至可能要求企业破产偿还债务。

④政府。

美国政府认为,管得越少,管得越好。

政府一般不干预企业,但要求企业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2)日本模式

①所有者。

日本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以法人为主,股权相对集中。

股票不经常转让。

日本股东更注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②员工。

日本企业实行终身就业制度和逐级晋升制度。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相对稳定。

企业在做决定时,应该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

③债权人。

日本企业的负债率一般在80%左右,银行与企业关系稳定密切。

当企业出现暂时困难时,债权人通常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许多银行持有企业股份,为银行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④政府。

日本政府对企业有更多的干预。

政府通过各种中长期计划,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经营和财务决策。

数据研究表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欧洲、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财务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完全不同。

在美国,股东在财务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员工、债权人和政府的作用很小,这使得美国公司的财务经理非常重视股东的利益,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而股东财富主要表现为股票的上涨。

因此,财务管理目标转化为股价最高。

在日本,股东、债权人、职工和政府在企业财务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决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这使得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合理运作,采取最佳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总价值。

2.中国财务目标的实际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

从国际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两者都属于成功的财务管理。

关键是两国都能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财务管理模式。

让我们简单看看中国目前对金融目标模式影响很大的经济形势。

①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经过上述分析,无法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现阶段,中国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实际利益和应有的权利,以及协调方的利益。

因此,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仅限于股东的利益集团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②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贷款占绝大多数。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目前,中国政府不可能像美国政府那样干预企业的经营。

在国有企业比重大、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采取更多的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发展。

可以看出,中国的财务环境与日本的财务环境相对接近,所以我们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可以参考日本的财务管理模式。

从一项实际调查可以看出,85%的企业经理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实际上,55%的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这充分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意义,但实际财务环境仍存在一些差异。

我们相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主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