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小编注意到,其中安全性是二维码支付不能回避的问题。根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目前存在各种扫描二维码支付的陷阱,受害人或者被骗钱或者被窃取个人隐私。
如今,安全性或许是中国银联夺取移动支付市场的重要法宝。
NFC支付之败
同时,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银联此次声势浩大地宣布进军二维码支付背后是其主导推行的NFC(近距离的无线通讯协议)支付已经被边缘化。
其实,NFC支付在中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受制于产业链过长,所需投入巨大,以及用户认知薄弱等因素,NFC支付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2016年苹果公司宣布和中国银联合作,在中国推出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曾被寄予厚望,之后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均与中国银联合作,推出NFC支付。不过时至今日,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仍然是移动支付的主要方式,以NFC为代表的近场支付处境十分尴尬。
正如上述Analysys易观的报告,强大如苹果公司,竟然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份额只能归类到“其它”之中,而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制造业巨头也不见踪影。
两个原因促成NFC败局
那么,为什么NFC支付会在与二维码支付的对决中败下阵来呢?
第一个原因是,二维码支付的体验已经接近“极致”。
众所周知,使用二维码支付,用户只需要“打开App――选择扫码――支付”三步即可完成支付,几乎不需要等待,全部支付流程体验极佳。
第二个原因是,如今大部分的场景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得到了商家的支持。
从滴滴快的“烧钱大战”、O2O外卖“血战到底”,到如今的共享单车竞争,扫码支付用大把的真金白银真正培养起了用户的消费习惯,从便利店到餐厅,已经渗透进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企服快车面,NFC支付需要商户升级支持NFC功能的POS机,而扫码支付的硬件成本则低得多,对于许多个体商户来说,使用个人账户收款甚至不涉及到硬件采买。
在NFC支付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银联转身二维码支付还有哪些大招,支付宝、微信支付如何见招拆招,我们拭目以待。
而作为用户,你会倒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