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诉讼程序中纠纷解决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条文。

但由于法律条文具有抽象性,案件的裁判者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解读,才能使之与具体的案件事实建立起严格的对应关系,得出符合立法本义的裁判结果。

可见,法律条文能否在诉讼纠纷解决中真正发挥价值,关键在于案件裁判者对于法律条文解读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否使法律条文与案件事实进行恰当合理的“对接”。

在有些案件的审判中,裁判者对法律条文含义的解读很到位,对法律条文适用思路的阐释也很充分。

研读这些案例,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提升我们的法律素养和诉讼纠纷的解决能力。

因此,尽管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却仍然有必要研读和推广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裁判案例。

知识产权司法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且随着社会和技术进步,其立法和审判实践均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知识产权裁判案例的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正基于此,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每季度都会整理出一些具有研究价值和启发意义的知识产权裁判案例,以供大家研读和参考。

自2010年至今,这项工作已经持续了七年之久,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不过,受限于单一的案例搜集渠道,一些没有公开于网络但同样具有研究价值的裁判案例未能被及时发掘,颇为遗憾。

为此,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于2015年起面向全社会举办“最具研究价值知识产权案例评选”活动,以期充分发掘更多更优质的案例资源,发掘出更具有研究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裁判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