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自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原本已经步履艰难的中国纺织出口更感雪上加霜,而劳动力成本提升、人民币汇率上升、通货上涨、能源加价等因数已经削弱了中国纺织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
欧美出口市场的萎缩必定导致下一年的出口形势更为严峻,技术优势、质量控制、品牌保证开始凸现出作用,长期为大型国外采购商供货的企业求稳定并扩大销售,在有限的市场需求资源下,这就注定一些没有固定定单的企业丧失机会和市场。
一些服装、面料辅料生产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个严峻的“拐点”,积极了解出口市场的关键需求,制定应对危机的政策。
回顾欧美纺织工业,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领先。
以工业技术水平为依托,欧美纺织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技术含量都远远走在中国纺织企业的前面。
他们更注重产品研发和产品认证,在拥有先进的产品同时,为自己的产品申请国际质量认证,寄望抢先于同行,获得业内第一张认证证书。
全世界许多国家在标准和技术法规上都有自己的要求,有些以法律明确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进口国标准,例如,欧共体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1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日本就有8184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
这些技术标准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为基准对针对的产品和企业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如果触犯各国法律法令规定必须遵守的技术要求,纺织产品将被禁止在市场上销售,并要求销售者负责召回或赔偿。
如果不对这些工业标准、法令法规进行学习和了解,中国出口企业不知不觉违反了相应条款,会蒙受巨大损失。
中国纺织企业在应对欧盟纺织技术壁垒的同时,也应该多了解国外的各种技术标准和认证, 以国际知名认证背书自己的产品质量,获得认证的产品在价格上就能增长20~30%,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2007年6月1日欧洲监管注册、评估和授权的化学品的REACH开始生效,许多际知名的零售巨头更加收紧对供应商的环保要求。
获得环保标签必须要付出一定努力和代价,但与带来的好处相比,还是“物有所值”的。
带有环保标签的产品不但更受进口商和市场欢迎,价格也要比同类产品高,此外,还可以避免出现由于其销售的服装对顾客健康造成损害而引发的法律纠纷。
Oeko-Tex Standard 100帮助企业度过出口关
近年来,许多纺织企业的外贸销售人员,或者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都经常碰到客户提出这样的问题:
出口的产品是否有Oeko-Tex 100认证? 用于出口产品的染化料是否符合Oeko-Tex 100的最新要求? 而没有Oeko-Tex 100认证的企业通常被买家拒之门外或被要求合同签约前提供Oeko-Tex 100证书,这无形中给中国纺织企业竖起了一道贸易技术壁垒。Oeko-Tex Standard 100的发展及作用
1993年,Oeko-Tex Standard 100由德国海恩斯坦研究院(Hohenstein Institues)和奥地利纺织研究院共同创立。
这两位成员机构同时也是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最早的成员机构和奠定者,其后数年,瑞士、法国、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匈牙利、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地14家防治研究机构分别加入协会。
20世纪90年代,根据当时的对纺织品上有害物质的知识,制定了Oeko-Tex Standard 100,自1992年4月在德国法兰克福的Insterstoff展会上面世以来,迄今已有15年历史。
获得Oeko-Tex 100证书的企业, 产品可以挂上代有独享的证书号码的Oeko-tex 信心纺织品标签。
标签是世界范围内注册的标签,受马德里公约保护,多数持有有效证书的企业资料都在www.oeko-tex.com 网站上列明。
国际环保纺织检测协会每年都会对通过认证的产品的15%进行抽查, 严格控制对“信心纺织品”标签的滥用和误用,严重违反者将无法再次获得Oeko-Tex 100认证。
全国认证技术服务热线:400 628 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