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管理人总数已达40家】今年以来,虽然A股波动较大,但外资私募布局仍不减速,企服快车面管理人数量不断增长,另企服快车面则是百亿元级管理人破冰。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网站查询发现,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泰量合”)已成功完成登记备案,这也是年内首家完成备案的外资私募。
另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达40家;首家外资私募百亿元级管理规模也出现,2016年成立的桥水(中国)投资目前管理规模正式突破100亿元,全部在管产品为37只。
多位私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外资私募对A股的布局来看,表明他们看好中国A股的长期机遇,明确要做多中国股市。
可以预期,A股未来走势仍将充满更多投资机会。
详情:外资私募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管理人总数已达40家-证券日报网
【第三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将于11月24日南平揭幕】记者昨日获悉,由经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南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2年第三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将于11月24日在我市召开。
本届峰会以“新格局·大资管·绿色经济”为主题,峰会活动包括“武夷茶话”活动、主旨演讲、报告发布以及项目对接等。
届时,国家监管机构负责人,以及业界知名专家学者、资管机构代表、知名企业代表等将齐聚南平,共同探究中国资管新规执行元年和大资管时代背景下,绿色金融如何成为绿色经济加速器。
据悉,我市作为三届峰会承办地,自2017年启动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绿色资管的渐进式发展。
通过举办峰会,也为我市的特色产业转型与绿色金融改革搭建长期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本届峰会除了延续“零碳办会”的理念外,将继续以服务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为宗旨,呈现出高规格、多元化,引领绿色金融创新;突破与机遇并存,共探绿色资管转型之路;金融及产业的“双提升”,实现互利共赢的绿色发展等三大亮点。
编辑|颜玲玲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最新!公募基金规模增至25.32万亿元 环比增长3.73%】12月23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规模数据。
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25.32万亿元,较10月底的24.41万亿元增长3.73%;公募基金数量合计9152只,较10月底的8969只增加183只。
具体来看,截至11月底,权益基金规模合计8.46万亿元,占总规模比例33.44%,较10月底基本持平。
其中,股票基金规模合计2.48万亿元,混合基金规模合计5.98万亿元。
另外,债券基金规模合计3.74万亿元,货币基金规模合计9.86万亿元,QDII基金规模合计1987.04亿元,较10月底均有所增长。
基金公司方面,截至11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5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证券日报网 王思文)
【#公募基金管理人要规范#】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这是继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后,再次对于公募基金发展的政策性规范与指导。
作为公募基金管理人,企服快车面,要实现风险的可测可控,从而有效保护投资者。
另企服快车面,要夯实投研基础,严守投资纪律。
此外,还应选好专业定位,增强品牌力量。
经济日报
【国家发改委:前7个月审批核准65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总投资10028亿元】8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举行的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前7个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5个,总投资10028亿元。
仅7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2368亿元,主要集中在水利、能源等行业。
(证券日报网 杜雨萌)
【#证监会称严打券商收费荐股乱象#】近日,证监会在答复网友建议严厉打击证券公司收费荐股乱象时表示,根据相关规定,证券公司开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过程中“禁止对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虚假、不实、误导性的营销宣传,禁止以任何方式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且“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应当与客户签订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证券投资顾问的职责和禁止行为”等事项。
如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违反上述规定,存在虚假、误导性宣传,或存在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协议约定不一致等情况,证监会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易会满:适时出台私募管理条例 持续完善基金监管制度体系】8月30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作为监管部门,证监会将坚守监管的主责主业,适时出台私募管理条例,持续完善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力量,进一步改进监管服务,坚决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与有关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主动与市场沟通交流,着力构建有利于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为行业机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证券日报网 吴晓璐)